Tag Archives: opinion


回家的路

身為一個花蓮人, 自從近三十年前北迴鐵路通車以來, 我每年至少會交關台鐵數趟、甚至數十趟, 但美好回憶卻不多 …
遠古時期: 摸黑到車站排隊、被裝可憐的阿桑插隊、黃牛來兜售貴了一、二百甚至一、二倍的車票…
中古時期: 劃時代的進步 — 語音訂票。鬧鐘最晚要訂在 5:55AM、背好所有車站、車次、車種代碼、盯緊中原標準時間 (順便唱 the final countdown), 但萬一 06:00AM 一到沒有順利搶進一條線, 建議你切到擴音, 可以一邊 redial 一邊閉目養神 …
偽現代: 時間差網路訂票。「據說」與語音訂票讀同一個 DB、「據說」為了要體貼沒辦法上網的人, 所以要比語音慢 2hr 受理。在我的經驗裡, 逢年過節的北迴線, 如果 30min 內沒搞定, 就是「對不起! 全部售完」, 所以一級戰備時期, 還是乖乖起床打電話。
稍微現代: 同步網路訂票。時間差取消了, 但頻寬不足、用機器人 retry …等絕對不會是台鐵會事先設想得到、事後解決得了的問題, 所以效果跟時間差一樣, 等票被訂光後, 畫面就會出來了, 別急別急…
結論: 一直到 2008 年的現在, 志在必得時, 我還是會選擇語音訂票。
真的弄到票了也不用高興太早, 因為有位子不一定坐得到, 我曾在台北上自強號直到停靠羅東才擠到我的座位; 到了座位還要把佔著位子裝死裝病裝睡的人趕起來, 與無座但硬要坐到你的扶手或踏墊上的人一起捱過未知的幾個小時 (台鐵的誤點是沒人料得準的)
萬一沒位子, 雖然與有座付的錢一樣, 也不用覺得不公平, 因為無論站或坐, 舒適度和享受的服務都一樣糟, 差別只在椅子不會被擠到浮起來而已。
人口大挪移的日子裡, 上車前記得解放一下, 上車後只要不危及性命就不要喝水, 因為上一次廁所會擠掉半條命, 就算順利到達廁所, 那種「情景」你大概也不會想上 …
********
我相信在台鐵歷史中應該不乏「鉄道員」這類素材, 但使用者付費、付費的人是顧客、對顧客要實踐承諾、提供服務 … 這類思惟, 我個人是懷疑在台鐵人的腦袋中可能並不存在。
在搭過日本鐵道之前 (無論等級, 其實此時此刻的我還沒搭過新幹線)、在台灣高鐵出現之前, 我根本已經被台鐵制約了, 好像被他們折磨是我不能抗拒的宿命。
翻翻這幾年的日記: read more


請先自重再自助

預約日本住宿,大部份都不需要訂金或押卡號,也許一封email、一張傳真、一通電話,預約就成立了 (其他預約常常也是如此),簡單、方便到一開始不禁會問「真的嗎?」,然而這樣的方便卻被某些人當成隨便,行程變更時不取消,直接 no show,店家的損失漸漸累積成了負擔,雖然 失格的旅人 已流傳了好幾年、雖然北海道的民宿主人告訴我情況已改善 (或只是客套話 ?),直接點名拒絕台灣人的事終於還是發生了 Orz
失格的旅人
Ref: 真的別再當失格的旅人了!!!更多說明
避免網頁遺失或連線問題,原文轉載如下 (校名及網址姑隱之): read more


花蓮要發展觀光, 所以要建蘇花高 ?

需不需要這條高速公路的面向很多, 雖然我在花蓮出生長大, 但這一條高速公路的效益究竟有多大我不算不出來, 如果專家評估會大到值得多挖幾個雪山隧道也再所不惜, 我無法反駁。
即使先天條件再好, 也不能強迫花蓮人一定要發展觀光; 只是凡事都是有代價的, 如果誠實的說出來:花蓮決心不管付出什麼代價, 就是選擇要變得跟西部任何城鎮一樣。無論能不能成功, 就算我不喜歡, 也只能說很遺憾。
但有另一股很大的聲音說這條高速公路可以促進觀光, 那我想以一個觀光客的角度來看觀光這件事。
******************
看了一陣子新聞和討論, 我發現喜歡拿花蓮跟日本某地相比, 鼓吹興建蘇花高有利觀光的人還真不少, 先是下呂, 後來又冒出一個京都…
OK, 這麼愛跟日本比, 那先看看日本鐵道運輸做得多好 ?
觀光客光靠鐵道、接駁短程巴士可以到多少地方 ? 準點率多高 ?
外地人到達下呂、京都最方便的交通方式, 不就是鐵道 ?
如果台灣(或花蓮)往這個方向努力, 難道會比開蘇花高更困難、更花錢 ?
下呂, 日本儒學家林羅山封的天下(日本)三大名泉之一。
我看到的下呂幾乎稱不上有自然景觀, 腹地不大, 櫛比鱗次的溫泉旅館, 源泉如同金脈; 拿下呂來比擬, 難道是當地人鼓吹一條有破壞源泉風險的高速公路嗎 !?
京都, 大家都知道, 千年古都, 世界遺產。
京都市區交通擁塞有多嚴重 ? 網路上俯拾皆有在京都市區塞到動彈不得的經驗, 但有沒有因此說要冒損害哪個古蹟的風險來拓寬道路 ? 有沒有要在古都的天際線上弄個高架道路來解決塞車問題 ?
對照京都為維護景觀所做的 限制和犧牲, 不知道拿京都來做比喻的人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_=
其實先不管下呂、京都和花蓮吸引觀光客的元素有多大的不同, 「明白觀光客是為了什麼而來、明白需要保護的是什麼」, 光這一點, 做這些比喻的花蓮人 (如果你是), 拿什麼跟他們比 ?!
PS. 真的那麼想跟京都比的人, 建議看看 一公分的輸贏, 雖然內容我不全然同意, 但這本書可以讓人多瞭解一點京都人的態度。
實在受夠這些牛頭不對馬嘴的比喻了!!
******************
就景觀的級數、交通條件的相似度而言, 我覺得可以來看看立山黑部和上高地。
由最近的國際機場出發, 都至少要三、四個小時才到得了它們的「玄關口」; 境內都限行低污染的公共交通工具、不允許一般車輛進入, 都要花相對高價的交通和住宿成本。
而且, 每年的 11 月至隔年 4 月封山。
為什麼不以「人定勝天」的精神、「賺錢最大」的觀點全年營運、開放自用車 ?
因為, 環境, 也需要休息。
他們沒有多了不起, 只是知道不要殺雞取卵而已。
******************
換一個場景到南半球。 read more


《讀書》王貞治 百年歸鄉

看完它時感想很複雜, 也許就是移民身份必然的複雜
書裡, 對王仕福(王貞治之父)的背景和想法有許多求證、推論, 因為他不能讀寫、日語不流利、中文鄉音很重, 能暢快溝通的對象有限, 直到離世, 都不曾留給家人完整的、關於中國家鄉的想法和資訊…
於是作者開始拼湊這個始終模糊的「故鄉」~
王仕福一輩子斬不斷的牽掛藏在潑墨般的山水之外, 但他奮鬥大半生的異地, 才是他子女的故鄉, 遺憾究竟會從哪裡滋長 ?! 是不清楚種子的來處或是得不到發芽、紮根的土地認同 ?!
一個在日本出生長大、完全日式形塑的中國移民之子
發出光芒、變成英雄時
一半的中國血統才突然從他的周遭、而不是他的內心甦醒過來..
經過榮耀又迷惑的數十年
他下了「幸好我沒有兒子」這個多麼含蓄又無奈的註解…
而另一個「如果沒有棒球」的假設, 則讓我覺得心酸
什麼樣的遺憾, 會讓人願意用登峰造極的事業, 來換當一個不需要強迫自己認知的人…
這本書, 讓我反覆想起..
為什麼要讓血統決定人應該怎麼做、怎麼想 ?!
為什麼一個人單純的努力, 要因為國籍、血統而加、減分 ?!
為什麼鄉愁被視作一種必然要遺傳的基因 ?!
為什麼落地生根的願望, 要帶著一點背叛的色彩 ?!
當王貞治穿著日本隊的征衣、背著日本國旗說要完封台灣
他是否有種了然的幸福 ?!
我想, 原本與他沒有淵源、實際卻又淵源甚深的台灣
應該已經有足夠的成熟心情, 感謝他、祝福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