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

身為一個花蓮人, 自從近三十年前北迴鐵路通車以來, 我每年至少會交關台鐵數趟、甚至數十趟, 但美好回憶卻不多 …
遠古時期: 摸黑到車站排隊、被裝可憐的阿桑插隊、黃牛來兜售貴了一、二百甚至一、二倍的車票…
中古時期: 劃時代的進步 — 語音訂票。鬧鐘最晚要訂在 5:55AM、背好所有車站、車次、車種代碼、盯緊中原標準時間 (順便唱 the final countdown), 但萬一 06:00AM 一到沒有順利搶進一條線, 建議你切到擴音, 可以一邊 redial 一邊閉目養神 …
偽現代: 時間差網路訂票。「據說」與語音訂票讀同一個 DB、「據說」為了要體貼沒辦法上網的人, 所以要比語音慢 2hr 受理。在我的經驗裡, 逢年過節的北迴線, 如果 30min 內沒搞定, 就是「對不起! 全部售完」, 所以一級戰備時期, 還是乖乖起床打電話。
稍微現代: 同步網路訂票。時間差取消了, 但頻寬不足、用機器人 retry …等絕對不會是台鐵會事先設想得到、事後解決得了的問題, 所以效果跟時間差一樣, 等票被訂光後, 畫面就會出來了, 別急別急…
結論: 一直到 2008 年的現在, 志在必得時, 我還是會選擇語音訂票。
真的弄到票了也不用高興太早, 因為有位子不一定坐得到, 我曾在台北上自強號直到停靠羅東才擠到我的座位; 到了座位還要把佔著位子裝死裝病裝睡的人趕起來, 與無座但硬要坐到你的扶手或踏墊上的人一起捱過未知的幾個小時 (台鐵的誤點是沒人料得準的)
萬一沒位子, 雖然與有座付的錢一樣, 也不用覺得不公平, 因為無論站或坐, 舒適度和享受的服務都一樣糟, 差別只在椅子不會被擠到浮起來而已。
人口大挪移的日子裡, 上車前記得解放一下, 上車後只要不危及性命就不要喝水, 因為上一次廁所會擠掉半條命, 就算順利到達廁所, 那種「情景」你大概也不會想上 …
********
我相信在台鐵歷史中應該不乏「鉄道員」這類素材, 但使用者付費、付費的人是顧客、對顧客要實踐承諾、提供服務 … 這類思惟, 我個人是懷疑在台鐵人的腦袋中可能並不存在。
在搭過日本鐵道之前 (無論等級, 其實此時此刻的我還沒搭過新幹線)、在台灣高鐵出現之前, 我根本已經被台鐵制約了, 好像被他們折磨是我不能抗拒的宿命。
翻翻這幾年的日記:

2004-8-12
搭火車回台北, 最近皮應該繃很緊的「推拉式自強號」, 先是在台中站自動門無法開啟, 接著車廂裡沒冷氣, 列車長說是電壓不足, 經乘客「震怒」後, 新竹站上來技術人員駐守, 大家才免於脫水, 平安到台北~
2004-12-19
今年很帶賽, 只要搭上台鐵的車, 發生故障的機率幾乎百分之百..

北上1020次自強號, 在台中上車就沒空調、燈光, 然後在三義前的隧道裡熄火, 車內外一片漆黑, 隨車小姐說「請耐心等候…」, 結果delay二個小時….

台北站出站匣門只有一個先生, 光蹺著腿坐在那裡 (因為大家的票要拿去退錢, 不交回), 一語不發, 看著大家疲憊的樣子, 笑個不停…..

一個歐巴桑說「我們擔心受怕, 就是得到這樣的待遇 ?」

台中到台北, 因為delay超過80min, 每個人退NT180, 還像給我們多大的恩惠似的。
2006-01-10
5:59AM 開始狂打台鐵語音訂票, 一樣難打, 但今年有官員拍胸脯, 好不容易打通了以後, 果然有些往年沒有的新效果:
「處理中…」→掛我電話
「資料庫繁忙, 無法為您服務」→掛我電話
好不容易撥通, 恁祖媽一張票都還沒訂到, 竟然說我已訂張數超過限制, 又掛我電話…

8:00AM 開始 try 網路訂票, 「The Operation Timed Out…」…
馬德里, 這系統是不是爛到爆炸了 ?! BBS 的 Hate 板早已 X翻天, 難道我們的苦悶只能有這種舒發方式嗎 !? X!!
沒有防機器人的機制, 台鐵硬說有駭客入侵, 這就是「往自己臉上貼金」嗎 !?
2006-01-31
發車 delay 10min, 到達時刻竟然比表定提前 5min, 台鐵果然難以捉摸
2006-04-08
早上7:00, 台鐵廣播說座位要往後shift三個車廂, 等車子進站停好, 又廣播要照原車廂號碼, 月台上大家跑成一團… 沒事請不要這樣戲弄還沒完全清醒的無辜乘客…
2006-05-14
自強號擠得像沙丁魚罐頭, 坐的站的都不舒服, 台鐵不知有沒有想過同列車用價位區分車廂品質的問題… 算了, 不期待!
2007-01-28
6:18AM, 難得今年沒有造什麼口業就順利買到台鐵車票, 睏…
2007-02-11
下午在台鐵桃園站, 廣播一直輪流放送南下、北上各班列車的誤點訊息, 聽得人心煩意亂, 能不能告訴我有哪班準點就好 ?
2007-03-02
我真是參不透台鐵, 為什麼連中途不停靠的直達車都會誤點 ?!
2007-05-13
下午搭台鐵從台中到台北, 我悟出了一個道理: 高鐵與台鐵的價差, 其實就等於是「指定席費」。
太魯閣號

多付那些錢, 就不會有座位卻擠不過去、不會有人拿著小板凳坐在你的腳邊、不會有人硬要把屁股擱在你的扶手上、不會有人跨著你的腿站與你面對面玩手機鈴聲、不會有人把啤酒肚挺在你面前喝飲料還滴到你身上…
2008-04-11
太魯閣號初體驗:
1. 台鐵也是可以準點的, 真感人。
2. 比起記憶中的 特急スーパー北斗, 傾斜度不算明顯。

 

但是, 有了「太魯閣號」並不代表有了 happy ending, 至少目前還不是 …
1. 供不應求。太魯閣號在東部幹線的搶手情況, 就像天天都是春節, 加上大量觀光客搶食, 大部分班次仍是時光倒退至少十年、隨時會在路上抛錨的老舊車廂。要解此事說來簡單, 就是錢和人, 但對台鐵簡單嗎 ? 或台鐵認為這件事重要嗎 ? 我不知道 …
2. 台鐵的最大罩門: 品質, e.g. 沒賣站票太魯閣號 班班有人站著晃。如果你真的想貫徹政策, 你會事前設想過可能的狀況、配套, 事後會馬上應變, 而不是「台鐵會檢討相關措施」、不是檢討了一年還無法可解 (e.g.太魯閣號搭乘記)。
高鐵引進了日本鐵道「指定席」、「自由席」差別定價、查票的觀念, 如果台鐵跟進, 我贊不贊成 ? 觀念上我非常贊成, 實際上, 現在的台鐵, 我認為有五成以上的機率還是會有人坐在我的扶手上, 笑我是多付錢的冤大頭。
********
雖然這是靠夭台鐵的專文, 但二十年來總是透過台鐵車窗看到故鄉的我, 說對台鐵完全沒有感情是不可能的, 而你是不是也曾在這樣的場景裡…

某個豔陽高照、早就過了午餐時間的月台角落, 穿著髒兮兮的安全背心、黝黑、渾身大汗的阿伯低頭扒著便當, 他親切地笑著告訴你「上車有位子就先坐, 有人趕你再起來, 沒關係啦」

這樣的回憶溫暖、美好, 他的背影完全符合無名英雄的形象, 但是不是這許多的「沒關係啦」累積成了台鐵沈重的負擔 ?!
********
高中畢業至今, 與台鐵愛恨情仇二十年, 無論什麼時間、發生什麼狀況, 為買票造口業、有座位坐不到、在車廂裡浮起來、抛錨在隧道裡、單程就花了來回的時間、鐵道中斷差點來不及註冊… etc., 台鐵仍然是我回家的路, 仍希望它可以起死回生, 在雪隧熱潮中、在蘇花高議題裡, 我站在反方, 我仍然期待、選擇台鐵。

 

台鐵, 加油, 好嗎 ?!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