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發生一次慘重的翻船(翻腳刀),紀錄一下漫漫治療復健路。
我個人與西醫系統的緣分較深,也自認是個(貪生怕死的)好病人,乖乖地耐心配合治療了四個多月,深深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物理治療師(誤) 😅
◆ 2018-06-02 那一天….
在波速球上快速左右移動時跌倒,瞬間彷彿聽到「啪」一聲,然後就帶著冰敷袋坐上計程車直奔急診室 Orz
受傷的第一時間的痛感其實還好,在急診的首要目的是確定是否傷到骨頭,幸好沒事,但軟組織則很慘,腫出一個像塞進一顆球的大包。
急診醫師做完包紮(加壓)、交代照護方式後,便領止痛藥回家歇著。
Protection(保護)、Rest(休息)、Ice packing(冰敷)、Compression(壓迫)、Elevation(抬高患肢)
另有減少冰敷時間、增加適度活動的 POLICE 規則。
隨後左腳掌越來越腫、痛感越來越強,淤血擴散至整個腳掌,移動越來越困難,老闆發慈悲讓我暫時在家工作。
回診再次確認骨頭無傷後,我就被骨科畢業了。
◆ 復健科旅程開始
雖然骨科醫師盯著 X 光片時直說很 OK,但已經變成麵龜又腫又痛的左腳顯然相當不 OK,所以傷後第三天,我來到住家附近的復健科診所。
復健醫師端詳再三、照完超音波後,宣告「腳踝挫傷、前距腓韌帶(ATFL)第三級損傷」,我心裡正想著「總共有十級嗎?」,醫師便接著說「最嚴重就是第三級」(呃!)
漫長的復健從儀器治療開始。
這部分是一般人最熟悉、常見、療效似有若無(亂講!)的階段,借助儀器減輕疼痛、促進循環,再加上熱敷和 Pump 運動,而這些(跟櫻木花道的左手一樣)只是輔助,主要還是需要時間讓受損組織修復。
套句醫師的話,「你現在腳(腫得像麵龜)等於組織都泡在水裡,要等水退了才能開始打掃」Orz
◆ PRP 治療
醫師建議我做 PRP 治療。
※右圖取自 退化性關節炎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療法推薦
對這個名詞的印象都是與 厲害運動員 連結,突然覺得自己好像也厲害了起來(只有傷得很厲害 Orz)
傷後第 26 天,腫脹狀況稍改善,進行療程。
流程:抽血 > (離心處理) > 傷處定位 > (在患部)注射麻醉劑 > 注射 PRP、生長因子。
包含麻醉總共三管針劑,醫師配合超音波,在我的腳踝上扎了數不清多少針,過程中,他看我還若無其事地滑手機,說了好幾次「你真的很勇敢」(這是掰咖的覺悟啊 😅)
PRP 的機轉是促進發炎反應、誘發人體再次修補,所以醫生叮嚀治療後一週須減少活動,患部會有腫脹熱痛現象,但切勿服用消炎藥物。
因為韌帶損傷嚴重,醫師原本預估需要兩次療程,但第一次注射後約四週,門診發現復原狀況比預期好,第二次療程也就不需要了。
◆ 貼紮
傷後幾天,治療師就陸續教我利用貼紮消腫、增加關節活動度、固定受傷的腳踝等種種應用,復出健身房、較高強度的 bodystep 課後,更是惠我良多。
這真是一項偉大發明 👍
◆ 徒手治療
差不多與 PRP 治療同一個階段,儀器治療遇到瓶頸,對組織沾黏造成的水腫與關節位移問題無法有效改善,開始進行徒手治療。
軟組織部分實施的是「軟組織鬆動術」(IASTM),利用各式各樣的器材鬆開在受傷、復原過程中沾黏的軟組織。
剛開始的幾次治療是我受傷以來的痛感最高峰,我想刮骨療傷應該就是這種感覺了吧 😱
沾黏問題解除後,接下來是處理 距骨移位(關節錯置),治療師說用白話形容就是輕微的脫臼。
使用了大家很熟悉(並沒有)的關節鬆動術,也有各種帥氣傢俬和好像一發力就可以把腳折成兩段的招式,讓距骨歸位。
◆ 運動
醫師與治療師都是從一開始就建議在不痛的範圍內適度活動,初期是 pumping,再隨復原進度逐漸加大活動量和對患部的刺激。Ref: 運動傷害恢復的起點:組織癒合的三階段
傷後二週開始在器械上做上半身訓練和游泳,大約傷後二個月開始在器械上做下半身訓練,節奏快、跳躍多的 bodystep 課程則是暫停了三個月才恢復。
◆ 保險
PRP 和徒手治療都是自費項目,我的意外醫療險可理賠,心理上踏實很多。
這個險種保費便宜,一般可能也不會特別注意額度和 是否社保型 的問題,甚至連有沒有投保都不確定,總是險到用時方恨少,保險防護網還是要織得越密越好喲。
哇,很久沒上Google+,今天一點開就看到這篇,光看就能想像那種疼痛啊 ><
現在完全痊癒了嗎?
收到你的明信片了,感謝,也祝你今年平安健康,一切順順利利!
轉眼 G+ 快要變成歷史了 XD
人到中年更要凡事小心,也祝你一切平安順利 ❤
可以請問復健診所是哪家嗎嗎?
感覺很用心仔細 謝謝!
永和的悅滿意復健診所
https://yuemanyi.squaresp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