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環境、模式裡持續二十六年,想起來是件有點不思議但又像只在轉瞬之間的事,我的職涯是個被浪頭推著走的過程,但退場是一個累積的計畫,大約從四十歲的某一天開始。目標會一直修改,但計畫必須有紀律地執行,而紀律是我少數很有把握的事之一。
我知道自己無論如何在身心上都是格格不入的,像坐一張怎麼調整姿勢都不舒服的椅子,那些蹉跎浪費錯過的已無法挽回,但我要因為已經持續了很久就要繼續習慣忍耐下去嗎?我的人生要一直忍耐到甚至沒有發現自己在忍耐嗎?
母親過世後 小寶 一直是借給一位家人舊識,今年母親去世滿三年了,開始有處理掉現有資產,換間新一點的房子的想法,於是由 小寶 開始著手。
與房客連絡時,他表達強烈的承購意願,因為他說「我真的很喜歡這間房子」,我個人也很不願意一再對陌生人講述這間房子的故事,加上不透過仲介可節省的交易成本,就開始了這段….. 人生歷鍊 (¬_¬)
雖然發生了種種莫名其妙的狀況、雖然對買方的信賴已經完全破滅,我沒有向他收取任何形式的懲罰或賠償,理智和情感上我還是想圓滿完成這次交易,但實際上支持我能走到這一步的,是冷靜地幫我分析法規、擬定方案、安排時程步驟的代書,非常感謝他。
來介紹我職場生涯中遇到的第一奇人。
早在本公司正式成立之前、還只是個籌備處的時候,技術部門只有經理與總工程師,兩位大人共同遴選了頂著留美電算、數學雙碩士的她成為本部門天字第一號員工(這應該也是兩位大人人生中的污點吧),論學歷、年資、年齡,稱她為「一姐」都當之無愧。
年過四十的一姐外表有許多特徵,用「樸素」來形容尚嫌膚淺,那是一種混合褪色、不合時宜、彷彿時空凝結的氣息,與美醜毫無關係,「三十年前的中學模範生」狀態,純粹得不會讓人與世間俗事(例如男女關係)產生任何聯想,就某種角度來說,也算是駐顏有術。
十幾年前,部門逐漸成形之後,大家發現一姐從來不跟同事一起吃飯、聊天,正確的說,是從來沒看過她吃飯、聊天(!),直到某日有人在午休期間路過公司附近的公園才解開謎底 -- 一姐的餐桌就在公園涼亭裡,她一個人靜靜端坐,如入禪定。
最近房市問題、痛苦指數吵得兇, 看著越來越瘋狂的數字, 我承認心裡的確慶幸自己已經是個旁觀者。
看屋、買屋已經是好多年前的事, 當時沒寫過任何紀錄, 趁完全忘光 (部分細節已失憶) 前, memo 一下~
◆ 小寶
背景:1997 上半年, 台北捷運中和線施工中, 永和路~中正橋交通暗無天日。銀行一年定存利率約 6%。 基本資料:近 20 年 RC 4/5 樓公寓, 室內20坪, 距離(施工中的)捷運頂溪站徒步5min。 仲介:無。從大學時期起, 我的活動空間一直集中在木柵、公館一帶, 只是開始工作後租屋運很弱, 經常處在找房子、搬家狀態, 就在安定需求越來越強烈時, 住永和的表姊在買菜路上看到某間公寓窗口掛出「自售」看板, 於是我憑著一股憨膽踏進戰場…
屋主是設計師, 約二年前依照2大1小的自住需求重新裝修過, 雖然求售期間一家人還住在裡面, 生活感很強(就是很亂), 我還是一見鍾情 ♥_♥
交涉方式是面對面互砍, 幸好雙方都沒有烙什麼大咖, 但也因為缺乏會插科打諢的中間人, 幾度氣氛尷尬, 最後一次交手, 記得那天我白天出差到台南晚上趕回台北赴約, 但已經快累癱了, 沒有餘力應付這種場合, 任性地直接在計算機上按出我的底線, 請對方考慮, 然後就告退回家睡覺…
隔天, 屋主同意以計算機上的數字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