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murmur
Review of 2010
手上有 irene’s page 和 irene’s cuisine map (我只會取這種不假思索的站名 :P) 兩個網站已經許多年, 每到年末時看 google analytics 的全年報表總是覺得很有趣, 現在照例來看表說故事。
◆ 客從何處來
Direct / Search / Referring 的比例:
irene’s page:40%(D) / 44%(S) / 16%(R)
irene’s cuisine map:10%(D) / 81%(S) / 9%(R) ← 這就叫萍水相逢吧 ~
光從使用的瀏覽器和搜尋引擎兩項, 就可以勾勒出差別很大的兩種輪廓, 像是有兩群背景、性格都相當不同的朋友 😛
關於地區的分佈, 這兩個站的統計基礎有一個根本上的差異, 就是對於 China 來說, blogger (blogspot) 是不存在的 XD
購屋戰記
最近房市問題、痛苦指數吵得兇, 看著越來越瘋狂的數字, 我承認心裡的確慶幸自己已經是個旁觀者。
看屋、買屋已經是好多年前的事, 當時沒寫過任何紀錄, 趁完全忘光 (部分細節已失憶) 前, memo 一下~
◆ 小寶
背景:1997 上半年, 台北捷運中和線施工中, 永和路~中正橋交通暗無天日。銀行一年定存利率約 6%。 基本資料:近 20 年 RC 4/5 樓公寓, 室內20坪, 距離(施工中的)捷運頂溪站徒步5min。 仲介:無。從大學時期起, 我的活動空間一直集中在木柵、公館一帶, 只是開始工作後租屋運很弱, 經常處在找房子、搬家狀態, 就在安定需求越來越強烈時, 住永和的表姊在買菜路上看到某間公寓窗口掛出「自售」看板, 於是我憑著一股憨膽踏進戰場…
屋主是設計師, 約二年前依照2大1小的自住需求重新裝修過, 雖然求售期間一家人還住在裡面, 生活感很強(就是很亂), 我還是一見鍾情 ♥_♥
交涉方式是面對面互砍, 幸好雙方都沒有烙什麼大咖, 但也因為缺乏會插科打諢的中間人, 幾度氣氛尷尬, 最後一次交手, 記得那天我白天出差到台南晚上趕回台北赴約, 但已經快累癱了, 沒有餘力應付這種場合, 任性地直接在計算機上按出我的底線, 請對方考慮, 然後就告退回家睡覺…
隔天, 屋主同意以計算機上的數字成交。
腦海中浮現的十五部電影
這是個很有趣的題目, 不是最喜歡、最討厭, 也不是最想看、最後悔, 而是「浮現」…
在看別人的答案之前, 先想了一下, 發現在我腦海中, 十之八九都是先浮現對白或一段音樂, 才連結到電影。以下就是我的名單, 不含紀錄片和動畫, 大致依年代順序。
◆ 教父 1~3
場景、對白、音樂, 無一不是經典, 就像 You’ve Got Mail 裡說的, “The Godfather” is the I-Ching (易經). 提供了人生所有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