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同步邏輯死亡,還是集體心術不正?
豐原高中的事件 讓我又想起這些陳年爛事,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運氣熬過去 🙏
小學4~6年級,身為一個被抓進天龍班湊數的雜質,生活是小孩特有的殘忍和老師不掩飾的勢利。畢業後我斬斷也封存這段記憶,擅自以為這些厲害的人大概都會一直厲害下去。三十年後,受邀進群組,發現人生其實翻轉了,而我對他們的印象停留在也許是最殘酷的 12 歲,並產生對應。 #算是創傷嗎
— irene c. (@irenec) December 7, 2017
到底是同步邏輯死亡,還是集體心術不正?
豐原高中的事件 讓我又想起這些陳年爛事,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運氣熬過去 🙏
小學4~6年級,身為一個被抓進天龍班湊數的雜質,生活是小孩特有的殘忍和老師不掩飾的勢利。畢業後我斬斷也封存這段記憶,擅自以為這些厲害的人大概都會一直厲害下去。三十年後,受邀進群組,發現人生其實翻轉了,而我對他們的印象停留在也許是最殘酷的 12 歲,並產生對應。 #算是創傷嗎
— irene c. (@irenec) December 7, 2017
我想問這些人 principle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的不無聊譯名是什麼?
把「品質」改成說「質量」說得那麼習慣、覺得別人支語警察很無聊的台灣人,不知道怎麼說「品保」、「品管」、「品管(品保)人員/工程師」?
質控?量管?質量管制人員(減肥嗎?)
— 2QT2BSTR8®️ (@attraittw) March 20, 2023
侯沒有變,變的是這些好像近三個月才剛認識他的媒體,還問號咧 🙄
新北的媒體預算不夠用了嗎?
tweets of the day…
以前我都會帶著微笑鼓勵人家:「不要放棄夢想!」但我漸漸覺得這是個殘酷的話。不是每個人都有相同的資源可以「不要放棄夢想」。當你以一種「一切終將變得美好」的傳教士心態去散播這種正能量,其實可能毀了那個人的另一個人生可能性。
人的夢想經常在轉變,死守一個夢想也不見得是好事,放棄有益身心— 黃丞儀 (@Cheng_yi_Huang) March 13, 2023
發現 《路德探長:落日之殤》(除去爛尾的部分) 對我看待 二膽上兵失聯 事件很有啟發。
quote:
… 歐盟對外事務部(EEAS)亞太總司總司長維綱(Gunnar Wiegand)說:「許多人支持(與台灣的協定)是為了政治原因,但從企業考量並不需要。」
…
全世界最具經濟成本效益的晶圓廠地點是在台灣,台積電赴美、日設廠是為了因應全球地緣政治變化,歐盟想要台灣也在歐洲投資設立晶圓廠,對台灣而言「從企業考量並不需要」。
…
どうする家康 EP10
這集其實是綜藝節目吧 😂
上游資料無預警想斷就斷,然後叫你自己想辦法去跟別人要,下游每天要交付的客戶都與他無關,真的帥到升天。
密集復健一週(拉腰+電療),可以低頭看肚臍了,應該算有效吧?!
沒有硬舉和負重深蹲,運動照常。
就我接觸到的範圍,我贊成這個意見。
未來的路徑不是 AI 毀滅人類,而是人類先選擇成為機器。
AI 要有人的自主意識非常困難,但人類放棄思考卻非常容易。
當人類自主降維,而機器能處理的維度遠高於人類,人類自然就被取代。
(人類降維簡化來說,是人類變得像機械,只會做重複的工作,也甘願做重複的工作,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螺絲釘。)
— leafwind🐹 (@leafwind) February 8, 2023
上班路上目擊一位阿北闖紅燈過馬路、險象環生,但他搭電扶梯時扶手抓得緊緊 …
存在台灣各角落的謎之安全意識 orz
關於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訪中一連串新聞,我腦中浮現的是…
中國共產黨:「He ran into my knife. He ran into my knife ten times.」(from Cell Block Tango, Chic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