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劇場…
◎ 最近在 MOD / 紀實區從頭 S1E1 連同兩季 SP 看完 阮三个。
對台灣的綜藝或實境節目原本一無所知,這個系列讓我很驚喜,畫面剪輯註解等等都驚喜,而且成員都沒有綜藝感(這點很重要,尤其是那些有陳年臭的我完全不行),很推,也期待第三季 👍
◎ 華燈初上 看了二集多。
背景設定是八零年代的條通,不管卡司多強,光是人人一口標準國語就是無法忽視的失敗了,這是基本中的基本吧?
家庭劇院:
◎ Motel Makeover 裡的 Sarah Sklash 說話的… 特色… 是某種地方口音還是構造問題?很強的做作感 🙅♀️
◎ 看起幾年前的舊(名)片 一把青。
非常打動我、非常喜歡這部紀錄片 👍
EP 9 (pandemic) 紀錄到今年五月底,看到正在美國受苦、死亡的都是真實的人、都是誰的誰,不是平行時空的數字,希望美國的大家也都能看看他們 💔
quote: Death dies, but regret lives.
看完了 The Last Dance
長久以來,或多或少在亞洲傳統束縛下的我們,看待美國對個人自由(與財富)極致的追求與保護一直是欽羨多於其他的,但個人英雄神話、天才宰制比賽也一直是我不喜歡、甚至是討厭的團體競賽風格,尤其在 2020 年的現在,當我聽到…
「我想做什麼就要去做,上場時我就會 100% 投入」
就像聽到 …
「我想做什麼就要去做,生病了我就會去看醫生」
其實我只聽到「我、我、我…」
然後全美國的死亡人數就超過十二萬了(反正死的不是我,是吧?
至於 MJ 那個眼睛,怎麼看都是身體有狀況了吧… 不過因為我不喜歡他,所以 whatever 🤷
一部燒燙燙但我不太喜歡的動畫電影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 (泣きたい私は猫をかぶる)
角色性格的刻畫實在太裝模作樣了,女主角這種背景設定,如果發生在美國,大概是把自己吃到六百磅吧 🤷
看完 後窗的女人。
充滿好萊塢賣座片氣息的小說。
pathetic 型主角不太能打動我。
《雙層公寓》22歲 木村花 選擇離世!「沒劇本」下的「剪輯」人生,活成「沒人愛」的人設標籤,終究送走了珍貴的生命…
我試過兩次 雙層公寓,都是一集還看不完就放棄,可能對別人的人生不感興趣也是邊緣人的特色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