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髖臼關節唇問題,醫生建議有氧改到關節角度固定的器材上做,於是來划船機初體驗 🚣🏻♀️
輕鬆划十分鐘,下船(?)後感覺要演紙牌屋並不輕鬆 😅
因為髖臼關節唇問題,醫生建議有氧改到關節角度固定的器材上做,於是來划船機初體驗 🚣🏻♀️
輕鬆划十分鐘,下船(?)後感覺要演紙牌屋並不輕鬆 😅
因為復健科醫師的提醒,我的左側髖部不穩定,要加強訓練腿後和臀部肌肉,特別推薦單邊硬舉。
以往都是兩側一起動作,感受沒那麼深,開始做單側訓練後發覺真的明顯比較差,有時甚至抓不住肌肉在做功的感覺 😱
然後我買了一個翹臀圈。
PRP 治療後兩週,每天只用翹臀圈不負重做徒手動作約 20min,每天都在臀部肌肉酸痛狀態,真厲害。
看了一段東京奧運模擬賽 10M 空氣手槍決賽,好奇 google 一下天才少年金利偉華,結果看到這篇洋蔥文 … 孩子,或許你不用寫詩了!
現在的體育新聞幾乎都是通稿式內容, 其實多深入一點也許就會有好故事。
MRI 給了我史上最一言難盡的診斷。
以前受的傷、造的業,終究都是要還的。醫生說,臀大肌多加強,單腳硬舉多練練。
雖然診斷內容看起來很恐怖,但我日常生活上的不適感還算輕微,只有在特定角度會有痛感。之前一個多月針對症狀治療不見成效,醫生才把我轉到醫院做 MRI 徹底檢查一下,現在真相大白,接下來會回診所繼續討論後續治療,也可以恢復下半身的重量訓練(之前因為原因不明都先暫停)
聲如洪鐘的阿桑掛 21 號,拿著單據問遍候診室的每個人「我是幾號」,順便講古說以前都是女兒來幫忙處理云云。
其實她身邊有個懂中文和看診流程的外籍看護伺候著,但阿桑還是不停問人、說故事,同時指揮看護打電話告訴誰誰誰她是 21 號 …
真不知該覺得煩還是可憐 🤷